在死之前,我一定、一定要找到某种方法,把心之内核表达出来,把我从未说出口的精髓表达出来。这非爱非恨,也不是怜悯或蔑视,而是生命之本的气息,狂暴而激烈,来自遥远之地,将超越人类之上的浩瀚无情、引人敬畏的力量注入人生。

——罗素《我为何而活》

欢迎进入一个陌生人的精神世界!

🔑这是一个自2003年起即存在的空间,至今已二十余年。
🔑它陪伴我经过了学生时代、青春、中年和初老。过去它有过很多模样,现在的样子启用于2025年9月。

🌟这里有什么

🎙️ 电台 ▪︎ 声音的琥珀

苏比电台,内国内最早的个人播客之一,也是播出时间最长的,于2004年5月30日通过个人网站开播,至今仍在更新,节目有三百余期。近年做的不多,个人兴趣也随着音乐时代的结束而淡去。

▪︎ 节目列表 ▪︎ 专题 ▪︎
▪︎ 歌手 ▪︎ 专辑 ▪︎

📚 读书 ▪︎ 我的阅读史

中年后养成的习惯,深度阅读大概从2020年才开始。生活节奏渐定,才有时间聚焦阅读,它是我吸收世界养分的中最重要的方式,甚至毫不夸张的说,是阅读拯救了我

▪︎ 读书记录 ▪︎ 读书报告 ▪︎
▪︎ 主题阅读 ▪︎ 作家
▪︎ 阅读经验

✍️ 日子 ▪︎ 人生考古学

日子是经过、是记录、是书写、也是纪念。我不是写手,对生产大量文字并不擅长。书写是对时间的对抗,是经验累积后自然的化学反应。回望的机会因为稀少才尤显珍贵。

▪︎ 往事与随想 ▪︎ 时间博物馆 ▪︎

🌟这里的意义

它是完全个人向的网站,是我的人生笔记本。但并因不止因为个人才有必要存在。

忘了在哪里看过,只有一个人的记忆是没有发生过的。人类存在的价值之一,即与他人建立连接。 连接需要成本,与其他的网站或平台不同,它无法在5秒内吸引你,也无法在1分钟内读完,但这里有足够的内容,用人的感官来体验和挖掘,很多是前AI时代的“古迹”。

虽然看起来有点反社交、反新媒体、反人工智能,但本人也在持续认识新技术,只是在用更理性的方式尝试。

本站在持续建设中,完成度还不高。要等每个主题都等成熟才发布,估计要很多年后,所以决定用浇灌花园的方式让它们慢慢长出来。读书板块有较多表格,手机的建议横屏浏览。

页面暂时均为静态,没有互动件,想交流的朋友可以到豆瓣找到我,其他支持播客的地方也能听到大部分的苏比电台(未被下架的部分),比如小宇宙豆瓣播客网易云荔枝FMApple播客

🏡园艺是人对世界的征服,也是人与世界的游戏。

🏡Derek Jarmen临终前在建造真实的花园,我则在自己的数字花园里继续观察、继续游乐、继续完整。